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盾构掘进地层变形原因分析与施工控制
作者:党世伟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6 19:33:45

  北京地铁在5号线施工中首次采用盾构法进行地铁区间隧道的掘进, 下穿城市中心区域, 在这些区域中有很多是老旧城区和中心商业区, 对于地层变形和地面沉降的控制要求极为严格, 因此很有必要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变形和地面沉降的规律进行细致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进行控制, 以满足盾构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要求。

  1 地层变形原因分析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开挖面土体的移动: 当隧道掘进时, 开挖面土体的水平支护应力可能大于或小于原始侧压力,开挖面前方土体从而会产生下沉或隆起。

  (2) 建筑空隙引起的沉降: 土体挤入盾尾空隙,由于向盾尾后面隧道外围建筑空隙中压浆不及时、注浆量不足、压浆压力不适当, 使盾尾后坑道周边土体失去原始三维平衡状态, 引起地层损失; 盾构在曲线中掘进, 或纠偏掘进过程中实际开挖断面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 故引起地层损失; 盾构在土体中移动, 盾壳表面粘附着一层粘土, 推进时盾尾后隧道外围形成的空隙大量增加, 如不相应增加注浆量, 地层损失将增加。

  (3) 衬砌变形和沉降: 在土压力作用下, 隧道衬砌产生的变形也会引起少量地层损失, 当隧道衬砌沉降较大时会引起不可忽略的地层损失, 衬砌渗漏也引起沉降。

  (4) 受扰动土体的固结再沉降: 由于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挤压作用和盾尾注浆作用等因素, 使周围地层形成超孔隙水压区, 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消散复原。在此过程中因地层发生排水固结变形引起地面沉降。

  2 地层沉降控制方法

  2.1 地层状况及沿线建构筑物调查

  若要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有效控制地层沉降的目的, 首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在盾构隧道掘进之前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层状况及沿线建(构)筑物进行调查, 在获得相关的原始资料后, 对地层条件及沿线建(构)筑物的状态进行评价分级, 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进而确定其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地层及建(构)筑物的稳定而应达到的控制标准。

  2.2 优化匹配盾构掘进参数

  在确定了沿线地层及相关建(构)筑物的控制标准之后, 就要根据控制目标调整盾构掘进参数, 使盾构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最优控制掘进状态。

  盾构最优掘进是指: 掘进时对周围地层及地面的影响最小, 地层强度下降小, 受到的扰动小, 超空隙水压力小, 地面隆沉小, 盾尾脱出时的突沉幅度小, 这些是盾构施工中控制地面沉降、保护环境的首要条件和治本方法。

  要达到上述最优状态, 必须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根据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荷载、设计坡度、转弯半径、轴线偏差及盾构姿态等情况, 选取合理的参数指导施工。为此必须进行沿线监测地表变形值, 据此不断进行优化组合, 指导下一步的掘进施工, 使之真正达到优化施工参数的目的。

  2.3 试掘进确定参数指导施工

  盾构施工所面对的主要工作介质就是岩土体, 再加上在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 因而很有必要根据沿线地层条件、建( 构) 筑物情况, 以一定的掘进区段作为掘进试验段。

  一般来说, 将始发掘进的前100m作为试掘段。在实际掘进过程中, 又可将100m试掘段划分为3个区段: 第一段长15m, 为初掘进, 共设定3组掘进参数, 通过地表监测, 摸索地层变化和轴线控制的规律; 第二区段长35m, 根据地面条件、建筑物、地下管线情况, 对第一阶段设定的3组参数进行调整, 以取得最优参数; 第三区段长50m, 是正式掘进的准备阶段, 通过这一区段的掘进,对地面沉降、隧道轴线控制、衬砌安装质量等制定出控制措施, 基本掌握施工参数, 能利用信息反馈指导施工。通过100m试掘段掘进参数与地层变形规律的摸索,为整个掘进过程中施工参数的确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土仓压力的设定

  在整个隧道掘进过程中, 土仓压力的设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土压设定值如果偏小则导致地层下沉量增大, 土压设定值如果偏大则会导致地层发生隆起现象。

  在北京地铁五号线17标段的盾构施工过程中, 由于地处老城区, 地面年代久远的房屋多达1000余间,且地下管线密集, 因此地层变形的控制非常严格, 在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试掘段的经验数据, 土仓压力的设定为理论值的105%~120%。

  2.5 确定盾尾同步注浆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