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际上项目管理发展的三大热点
项目失去控制前夕的项目管理
如何做到从精细化演绎到精益化
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和现
浅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项目现场与环境管理
项目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谈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及方法
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提升项目管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八个建
全球环境中的项目管理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措施
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关系分析及发展对
由东西方文化差异引发对国际工
实施项目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
项目管理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的目的和基本
目前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作者:佚名 来源:项目管理资源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17 12:08:52
场化的管理模式,但真正要走上这条道路,在管理上必需走上规范的道路,要按规范的程序来操作。

  3、根据部立项目的管理办法,每个土地整理项目都经过可行性研究、报批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这一程序操作实施的,这一程序与规范的管理相比还差一个交接阶段,因此,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就必须再增加这一项内容。

  四、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框架(模式)

  具备主要条件实施过程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①统一思想

  ②完成立项申请——→ 界定阶段 ←——

  ↓①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②对项目区进行测量

  ③明确土地使用权属

  ④划定项目区范围

  ①通过可行性研究

  ②完成项目立项↓

  ——→ 计划阶段 ←——

  ↓①项目管理者的构成

  ②项目前期政策的形成

  ③专业内容的筹备

  ④指标的分配方案

  ①规划、设计完成

  ②招标工作完成

  ③资金落实到位↓

  ——→ 实施阶段 ←——

  ↓①工程质量管理

  ②工程进度管理

  ③工程资金管理

  ①施工方自验完成

  ②监理方验收完成↓

  ——→ 验、核阶段 ←——

  ↓①各部门组织专家验收

  ②报上级有关部门终验

  ③工程资金审计划拨

  ①各级验收完成

  ②资金审计完成↓

  ——→ 交付阶段 ←—— ①质保手续的确认

  ②交接手续备案

  五、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的阐述

  1、界定阶段

  项目的界定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因此在界定时一定要把工作做细。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要求统一思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着重分析:一是要不要整理;二是整理的范围;三是有哪些重点难点的问题需要解决。

  (2)提出申请,到有关部门了解整理区是否符合各种规划。

  (3)划定项目区范围,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测绘,统计整理区各地类面积,明确土地使用权属。土地测量单位的选择应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

  (4)项目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做好衔接工作,防止界定的项目区土地被移作他用。

  2、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可行性研究完成项目的立项。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

  (1)要对项目管理者进行构思确立,因为每个项目区地理位置的不同性, 决定了项目区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权人员的不同,因管理机构的选择性使项目管理者构成发生变化,因此,对每个项目的建设管理者要进行选择(主要指监理单位的选择和随项目区所辖的乡、村变化而对管理者进行的选择)确立。

  (2)要做好前期政策处理工作,因项目实施内容与政策处理关系密切,若政策处理得好,实施内容能按计划完成,若政策处理不好,则计划会落空,因此,政策处理能否到位,将直接影响项目能否可行,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政策处理的工作可以按以下原则分工:项目区本村范围内的政策处理由村一级组织负责;涉及到村与村之间的矛盾由乡(镇)负责协调处理;涉及到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矛盾由国土资源局或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处理。涉及到项目建设确实需要拆迁补偿和损坏赔偿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制订统一的政策和具体的标准,由村一级申报,经乡(镇)一级审查,县级国土部门认定,按政策和标准给予补偿。

  (3)专业内容的筹备工作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①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可根据村里的要求,通过乡一级政府确认,按土地利用的现状,通过土地的勘察、测量,计算出土地利用分类面积,为可研编制提供依据,落实编制人员或单位,编制出可行性方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项目的立项与否。

  ②项目确立后,由国土资源部门按申报的程序负责申报立项,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实行公告制以增加项目建设的社会透明度,也可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