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论隧道偏压段的稳定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3 22:10:45
轴力出现压应力或受力很小,故设计无法根据监测资料准确了解锚杆的受力情况,仅能按监测资料定性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数值分析了解锚杆的受力规律。

  2.2 钢架形式确定

  由实验段格栅钢架支护效果可以看出,格栅可以较好的与初喷面密贴,整体受力均匀,但在隧道埋深达600m时,由于地应力较大,格栅的正截面刚度不足,使得格栅外侧钢筋外鼓变形。笔者设计选择了正截面刚度较大的20号工字钢,以解决正截面的承载力问题,但由于工字钢纵向刚度不足,在地应力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正截面还未达到承载极限时,以纵向失稳,使得工字钢扭曲变形。

  2.3 钢架间距确定

  采用20号工字钢钢架纵向间距0.8m有一定的适应性,但纵向刚度不足,正截面的承载力略有不足,故选择18型钢,提高正截面刚度0.8倍,提高纵向刚度为3.3倍,纵向间距0.5~0.8m,环向成环,从实验段的效果看,隧道的初支变形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后续段施工可根据量测资料,对钢架的间距进行优化。

  2.4 预留变形量的确定

  根据监测资料统计,目标实验段中最大水平收敛为64.57mm,最大拱顶下沉值为48.7mm,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后续施工段预留变形量取值10cm是合理可行的。

  2.5 喷射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施工,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掺入钢纤维,钢纤维拉拉强度不低于308MPa,掺量为混合料质量的3%~6%。钢筋网宜采用φ8钢筋制作,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并与钢架、锚杆连接牢固。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控制:砂采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速凝剂使用前做速效果试验,初凝时间不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min。

  2.6 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应控制在围岩和锚杆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收敛,围岩基本稳定;②已产生的各项位移预计总位移量80%~90%;③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项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围岩变形大或流变性明显时,应采取加强喷锚支护并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

  2.7 监测方案

  (1)为了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确保施工的安全,为实验段设计和调整支护参数提供参考依据,并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完善计算理论,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数据,结合前阶段监测成果,后续段采用以下监测方案。(2)为查明隧道松动圈动态变化情况,应选取典型断面设置多点位移计,测试从开挖开始至二衬完成时为止的围岩松动圈变化情况,用以核实地质雷达的测试数据,相互映证。(3)为查明隧道锚杆轴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应选与多点位移计同一断面,于拱顶、拱腰、边墙中部及下部设置压力盒,测试从初支设置开始至二衬完成时为止的围岩压力变化情况。

  2.8 应急预案

  (1)加大监测频率,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马上反馈给施工队,动态指导施工,一旦发现变形速率持续大于1.0mm/d,或总变形量大于预留变形量的2/3时,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实施加强措施;(2)掌子面停止开挖,喷混凝土临时封闭;(3)对变形过大部位,施作8米长预应力长锚杆,预加约70~75KN预应力。锚杆尾部与钢架联接,纵向间距与钢架相同,环向间距1米,以抑制初支过大变形;(4)对过大变形部位,实施初支背后及围岩内部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每根长3纵向间距与钢架相同,环向间距1米,加固松弛的围岩。

  3 隧道偏压段稳定控制的方案建议

  第一,根据量测资料,下台阶开挖对围岩的二次扰动,会引起上台阶已施作的锚喷支护急剧变形,一般可达2~3mm/d,个别可达8mm/d,为控制下台阶开挖的影响,下台阶分左右两侧交错开挖,侧开挖长度控制在0.5~0.8m以内,开挖后及时施作锚喷支护,减少对上台阶的扰动,同时下台阶的钢架基础不得悬空,对于基础超挖部分用与喷锚混凝土同等级的混凝土填充。

  第二,控制爆破振动速度,按量测资料,左、右洞开挖爆破影响显著,左洞开挖引起右洞变形迅速增大,口变形速率可达9.11mm/d。为减少开挖对隧道围岩的扰动,抑制松动圈的扩大,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应减少炮眼间距,减少一次装药量,并减少循环进尺,应控制爆破振动速度。

  第三,采用光面爆破,多布置周边眼,减少超挖量,使初喷混凝土与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