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历

登陆

最新文章

回复

站点统计

友情链接

哲学“接生”项目管理之一/“什么是项目”2006/5/10 6:12:00

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项目管理。我在项目管理的培训过程中常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即问答的方法和反复追问,迫使学员思考,以便清楚和明确地把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而且这样的过程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学员们非常喜欢这种授课方式。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项目?”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员不要看讲义去读定义,而是进行思考,把自己头脑中的“项目”的概念呈现出来,表达出来。

 

有人开始回答:“项目就是完成一件事”

有人接着回答:“项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费用内,完成项目的工作”

继续有人回答:“项目是临时性的工作”,“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明确的结束”,“项目需要一个团队去完成”……

 

大家都在呈现项目的一些特性,然而都有片面性。我继续追问,“什么是项目”,学员们进一步思考并归纳和总结前面同学的表述。

 

学员们发现对项目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也不简单。大家原来都觉得自己很明白“什么是项目?”,其实只是一个模糊的,不完整的概念。

 

这样的问答活动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我称作是“盲人摸象”,大家把自己掌握的“什么是项目”表达出来,可以看见“大象的腿、耳朵、头、肚子等部件”。第二个层面是“归纳总结”,有的学员开始把大家的描述继续归纳总结,进行表述,逐渐呈现出“完整的大象”。

 

例如有人总结到:“项目是由一组人为完成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进行的有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临时性的工作”。大家通过讨论和问答,逐渐逼近了项目的定义,对项目的描述越来越清晰。

 

我接下来帮助大家总结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工作。” 我特别强调项目的产出的结果是“一个特别的产品或服务”。一般来讲,项目具有以下特性:

l         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任务,在一定的质量和运作规范下,完成一个特定的目的(产品或服务)

l         一次性: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l         独特性(Unique

l         耗费有限的资源(人力、资金和/或设备)

l         项目组织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

 

哲学“接生”项目管理之二讨论“什么是管理”

Re:哲学“接生”项目管理之一/“什么是项目”2006/5/29 19:25:00

谢谢甄博士,本来是发在“什么是管理”主题下的,不知道怎么误操作了,发在了“项目”这里,感谢您的宽容及回复。祝您工作顺利!

Re:哲学“接生”项目管理之一/“什么是项目”2006/5/26 23:31:00

甄博,我是二期学员之一,促进中心内部人士,呵呵

课堂上本想提来着,考虑到有离题之嫌就没敢提。在我的概念里,管理学本身就存在“管理丛林”现象,那么是否也可以认为,PM本身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呢?由于接触过一段时间DSS方面的研究,相对接收Simon的“管理即决策”论点,但同时也不排斥其他观点。您认为呢?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谢谢你的评论。“管理丛林”是管理学的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现在的一种说法是,走出管理丛林。

学者研究管理,角度不同,因此其管理理论不同,甚至彼此对立,但是管理实践却是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为中心,奉行实用主义。了解各种管理学派,可以丰富管理者的思考角度,例如过程学派、实践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人角色学派等。

项目管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的学派,其知识体系因为有几个不同的出处,重点不同,入PMI、IPMA、PRINCE2等。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