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9 12:41:5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一、设计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产品质量更加重视。建筑设计单位通过实施“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了其作业产品——设计施工图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控制过程中的改进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它只是产品实现过程中众多制度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它必须和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其它管理体系紧密融合起来,才能使其随着产品实现的过程体现效益与效能。其次,任何质量管理人员都应非常熟悉所涉及的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它的作业程序,这样才能合理操作已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作业人员感觉到它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性。第三,许多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庞大而繁杂,对于实际作业人员有大量所谓受控记录作业要求填写。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对作业人员形成了有形而无效的工作任务,导致作业人员产生“逆反”心理。通过仔细地分析,完全可以将复杂的程序简化。只有简单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真正体现“全员参与”的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暴露问题,进行体系的自我完善与持续改进。

  无论从建筑设计、岩土工程勘察,还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主流程上看,每种作业都有大量更细的环节,涉及到各专业各方面的技术作业人员。如果每个环节都要求进行受控记录作业,将必然对作业的技术人员形成巨大且无效的工作负担。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就会发现在许多环节上国家法规、行业的规范和规定、单位制度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规则,有些是强制性规定条文,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有些是技术上暂时无法解决或需要双方有关技术人员在一定限制条件范围内协商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前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作业过程进行以下的控制:①判断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是否合理、有效地应用了国家法规、行业的规范和规定及单位的有关制度来保障作业产品的质量;②判断作业人员在顾客方所提供的条件及要求下,是否在作业过程中有能力保质保量,按时满足顾客对作业产品的需求。在这个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作业产品实现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进行仔细分析,从繁杂的作业环节中合理地提出对作业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控制环节,建立了质量强制控制检查点。

  以“方案会审”控制点上相应的受控记录表《方案设计会审表》。当作业的技术人员提出初步方案后,将要强制进行方案会审。会审表中对其所应评审的人员资格、评审内容、评审结果及改进的要求都有一个较详细的强制记录。这个环节中的作业过程不仅体现了质量体系对产品质量保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作业中的技术人员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不足之处、阻止不合理的技术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强制保障。以降低返工率来换取明显的经济效益,使作业的技术人员充分受益于质量管理体系在作业产品控制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另外,每种作业产品实现过程对于每个作业的技术人员而言,不仅有实际的受控记录,而且每个强制受控记录都对他的作业产品是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明显的效益,对于阻止作业工作中出现的疏漏有显著的防范效果。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思想就在作业过程中贯彻实现了。

  (二)质量管理体系在作业质量评价中的改进

  如何有效、合理的对作业产品过程进行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改进的重要条件。对建筑设计而言,经过各级技术人员的逐层审核后所实现的产品应该是百分之百合格产品,任何的不合格产品都无可避免的造成较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对于工程图纸这样一种技术含量较高,而又涉及到多种不同专业,且不允许出现不合格产品的作业过程,如何对其产品实现过程建立一个客观、适用、合理、可操作的量化的质量评价方法,正是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设计单位以客户满意程度或图面误漏概率等几个指标来衡量其设计图纸的质量优劣,而实际上这样的标准很难体现这种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实际作业中的质量状况。

  对此,笔者建议采用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其作业产品的质量状况。这种方法主要包含四个过程:①各专业及项目组自我质量评价过程;②院总工程师及各专业总工程师对单项工程进行各专业及总体质量评价过程;③客户对其作业产品质量的评价;④内审对其作业项目质量的评价过程。

  应建立相应的《单个项目整体/专业设计质量评定表》。表中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由项目负责人会同项目组各专业人员对所承担的项目进行分专业自我评价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