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功处理
作者:王晓军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3 22:08:47
的散失,从而降低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尽可能晚拆模,且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在短时间内下降15℃以上。

  2.3.2 钢管混凝土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浇筑。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是利用混凝土下落时自身所产生的动能来达到振实混凝土的目的。但由于管内混凝土的浇灌质量无法直观检查,故施工时要严密组织施工,明确岗位责任制,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包括施工缝),应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0~20cm的与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因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的弹跳现象使得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裂缝、蜂窝及麻面等缺陷。

  2.3.3 核心筒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循序前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包括施工缝),也应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0~20cm的与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

  为预防早期塑性裂缝的产生,可采用二次振捣和表面修整的方法。二次振捣的时间在头次振捣后0.5h左右,即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再根据振捣环境条件的不同应控制及时把握二次振捣的时机;此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密度,尽量多的消除结构构件四周的水泡和缩水裂缝。浇筑后通过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可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效果。

  2.4 混凝土的养护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的时间和速度,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对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进行控制。使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同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的控制结构裂缝的出现;另外在基础完成后还应及时回填土,以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采取“双控计算”措施,即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条件和拟采取的防裂控制措施,计算出混凝土可能产生的最大降温收缩拉应力,并测量出其内外温差及内部应力变化。通过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范围内,使各阶段降温时混凝土的累积拉应力小于该龄期混凝土允许的抗拉强度,以实现对裂缝的控制。

  3 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功计算

  3.1 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1(t)=Tj+Thξ(t)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的最高值);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30℃;

  3.2 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阻燃草帘)蓄热保温养护。在草袋上下再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其厚度的计算公式:

  δ=0.5h·λx(T2-Tq)Kb/[λ·(Tmax-T2)]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h—底板厚度;

  λx—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取0.14;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28℃;

  T2-Tq—取18(℃);

  Tmax—最高温度;

  Tmax-T2—取23(℃);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

  代入数值得:δ=0.5h·λx(T2-Tq)Kb/[λ·(Tmax-T2)]

  =0.5×2×0.14×18×1.3/(2.33×23)

  =0.06m=6cm

  故需采用两层阻燃草帘(每层草帘被厚度为3cm)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3.3 混凝土的测温技术 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混凝土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和及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控制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降温速率小于3℃/d,特对本底板基础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本工程主要采用电子测温技术,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温度陡降不超过10℃。测温必须24小时连续进行,并安排专人负责,若出现温差过大要立即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