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试论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考试吧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3-7 12:37:23
>

  3.1.4浇筑混凝土时发现钢筋垫块移动,不能保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预留孔洞位移的情况,应立即整改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3.1.5此次混凝土为一次性浇筑,应在柱、墙浇筑完毕后尽量马上连续浇梁板混凝土。

  3.1.6在浇注混凝土时,出现堵泵拆管时,应在拆管前在泵管头布设模板或麻袋,把从泵管里倒出的混凝土用模板或麻袋接住,然后把混凝土抬到正在浇注的位置。如混凝土不小心留到楼板上,应马上清理干净。在浇注前把11米层多余的钢管扣件木方清理干净,以免留下的混凝土把材料埋起来。

  3.2振动器作业:

  3.2.1浇梁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º~45º。

  3.2.2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3.2.3柱与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3.2.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3.2.5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振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3.3具体浇筑部位应当注意:

  3.3.1当柱的混凝土标号等级大于梁一个等级以上时,为保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可采取适当措施,

  3..3.2在浇注梁板混凝土时,如施工缝出现初凝,应在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凿去水泥薄膜、表面上的软弱混凝土层,清除垃圾,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在浇注梁板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面上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3.3.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宜先铺设脚手板),不得移动预埋线管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移位,应及时纠正。

  3.3.4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即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下不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

  3.3.5在浇注核心筒混凝土时,为了避免板、楼梯混凝土流入墙内,先把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至板底,然后再浇注板梁混凝土。墙与楼梯交接的位置用钢丝网拦截,待墙混凝土开始初凝时,不拆除直接浇楼梯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踩乱的板负筋应及时调整。浇筑完成后用木抹子搓两道,防止砼表面裂缝。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准,未达到1.2Mpa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3.6框架梁板结构,在梁混凝土浇注完后时,梁面应带线收平,以免拆模后梁面出现高低不平。

  4.混凝土养护

  4.1在浇筑12h后,由专人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保证砼构件表面保持湿润,时间不少于7天。

  4.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始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及支架。

  4.3已入模振捣成形的砼要及时覆盖,防止突然遇雨,受雨水冲淋。

  5.拆模注意事项:

  5.1拆除钢筋砼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5.2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5.3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5.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撞击。

  6.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抓住重点,控制质量,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管理力度,责任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