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试析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星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9-27 15:47:40

  摘要: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应当对其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的优良。而对于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来说,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往往就会成为其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结构使用寿命是否会遭到提前破坏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关键的环节。随着将来我国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乃至整个工程质量都将会得到更为可靠的保障。本文浅要地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一、引言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而当前大量正在兴建亦或是刚建成没多久的建筑工程,在其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与便利的同时,工程本身的正常建筑使用功能及其结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来说,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往往就会成为其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结构使用寿命是否会遭到提前破坏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关键的环节。本文浅要地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二、建筑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的原则

  当前我国建材市场中的防水材料五花八门,不过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用于大面积防水的涂膜防水、卷材防水和片材防水,用于细部节点防水的密封防水材料,以及用于特殊用途的防渗堵漏防水材料。当然其中每一种类型的防水材料当中又可以再进行细分,比如卷材防水就可以分为橡胶型、沥青型以及高分子型等;而涂膜防水又可以分为复合型、水泥基型以及高分子型等。其每种类型的防水材料都各有其优缺点,所以就应当按照建筑工程的防水部位、环境类别、防水设计等级以及防水功能需求等来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求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优点,从而实现最优的防水目标。

  三、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以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为例。

  1、防水材料的配置

  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把液料、粉料加水进行调制,水的填加量可适量调节,以调整涂料的粘稠度,以满足立面和平面不同施工部位的施工要求。浆液须搅拌均匀,保证无结块,拌和好的浆液应在三小时内用完。各层涂料应分别按照对应的配比进行配置,不得混淆使用。

  2、细部附加层的施工控制

  应先做细部附加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大面防水涂料的施工。细部施工时应先对管根等部位的凹槽内嵌填密封膏,密封材料应压嵌严密,并与缝壁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塌陷的现象。在地漏、管根、阴阳角和出入口等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材料宽度不小于三十公分,搭接宽度不小于十公分。

  3、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时应注意每次涂刷的时间间隔,须待前一次涂刷的浆体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涂刷,一般为八小时左右。多遍涂刷,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厚度,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遍涂刷方向垂直。

  四、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细部节点质量控制

  1、接缝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接缝位置,应沿着接缝部位先用三公分宽的橡胶止水带进行粘贴,然后再在其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密封的部位涂刷三十公分宽、一毫米半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最后等到接缝处的涂膜防水干燥成膜之后,再铺贴一层三到五毫米厚的高分子卷材防水。

  2、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节点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螺栓连接位置的防水处理相对而言更加困难,通常的防水技术都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水效果,尤其是一旦该位置发生了形变,就很容易导致螺栓将防水层捅破,从而造成渗漏现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考虑采用聚氨酯密封膏来将该位置的螺栓整个包裹起来,并做成一个圆弧的形状。这样不但能够防止螺栓在发生较大形变时对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而且也更有利于聚氨酯涂膜防水的施工,从而确保涂膜防水的施工质量。

  五、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成品保护措施

  作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品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其成品保护的优劣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因此,在防水层的施工全过程中,都应重视对其进行成品保护;尤其是在闭水试验完成之后应当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从而尽量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

  其主要保护措施有:第一,防水施工操作人员应当穿软底鞋,而不允许穿带钉子的或硬底的鞋进入施工现场,以防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第二,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和质检员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一旦发现被破坏的部位就要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