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铁路 >> 正文
适合于地铁工程的冰蓄冷方式研讨
作者:曹树勇 钟…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6 22:32:33
.谷价电时段蓄冰量转移负荷比8653/8653=100%。

  (3)空调季节的初期及后期;30%设计日高峰全日负荷(约104天)

  系统所豁全日负荷为2854KWh,蓄冰机运行时间只需2854/713=4就能满足白天空调系统所需冷量.谷价电时段蓄冰量转移负荷比100%。

  

  4、系统特点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冷却水循环和冷冻水循环均为独立系统与常规水冷空调系统差别小.

  蓄冰循环和融冰循环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相互联系是因为两个循环通过蓄冰榴将两个循环系统连通.同为乙二醇溶液.在蓄冰槽内汇合.相互独立是因为两个系统可以单独运行互不干扰系统简单可靠.

  由于蓄冰与融冰循环各自独立两个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即蓄冰的同时又能融冰可以取代部分蓄冰的功能。

  由于蓄冰与融冰循环各自独立,两个系统可以同时运行,此时由干蓄冰机回液温度提高.蓄冰机运行效率提高了.

  蓄冰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启动.不存在在部分蓄冰系统中出现的裕要给两个系统相互转换的时间.相应延长了蓄冰时间2小时.

  由干蓄冰与融冰循环各自独立,该特点可以应对特殊天气特别是攀热天气引起的空调负荷突然增加.此时只需启动蓄冰循环即可.

  由于蓄冰与融冰循环各自独立.系统设备串联少组成非常简单.控制系统简单有效.

  技术经济比较

  1、全蓄冰系枕与布分量冰系统、常规电制冷系统综合经济比极以典型车站(晚期高峰空调负荷为966kw.近期高峰空调负荷为875kw.包括小系统空调负荷)采用不同制冷模式进行综合经济比较:

  部分蓄冰系统比常规制冷系统增加初投资约为132万元运行费用节省10.885万元.增加初投资的回收期132/10.885 ≈ 12.1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12年.

  全蓄冰系统比常规制冷系统增加初投资约为159.8万元运行费用节省14.726万元。增加初投资的回收期159.8/14,726≈10.85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11年.

  2、技术经济性分析综述

  通俗地说冰蓄冷系统的本质是通过增加设备的初投资来减少日常运行的成本.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是寻找一个适当的蓄冰方式使该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比例更为合理.

  (1)技术优势

  全蓄冰技术方案虽然在投资较部分蓄冰方案略高11% (26.7万元/车站).但在前文全蓄冰系统的特点论述中表明该系统具有系统简洁、运行稳定、兼有部分蓄冰方案功能,系统控制简单可靠等明显的技术优势.

  (2)长远的经济效益

  冰蓄冷系统初投资的增加主要体现在蓄冰装置部分的购置上.但这部分的投资不能简单地归为初投资的增加,它的使用寿命较长.一般能达到50年以上.在常规电制冷的冷水机组达到使用寿命时它不摇要更换即减少二次投资的费用.

  在以上我们论述的全蓄冰系统中制冰机组每年空调季节运行的总时间只达到常规电制冷系统冷水机组运行时间的50%左右.为部分蓄冰系统的双工况冷水机组运行时间的30%左右.也就是说该全蓄冰系统的制冷机组的设备年限更长其它系统孺更换设备时.该系统的设备仍然能保证良好的运行状况.

  (3)潜在的经济效益

  高峰电力的不足将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得更为突出峰谷电价比不可避免地将增大.也就是说如果在空调运行的回收期内电价比增加将会引起空调运行费用的大大减少.回收期也会相应减少.

  结论

  综上所述「适用于地铁工程的全蓄冰技术虽然一次性投资稍高.但鉴于其能充分实现地铁工程中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节省空调设备的运行费用而且较部分蓄冰方式具有更多的技术上的优势.在地铁工程推荐使用全蓄冰系统.

  参考文献

  【1】《成都地长1号践关于车站冰蓄冷技术方案研究专越报告》

  【2】《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冰蓄冷技术方案专题研究报告》

  【3】方贵银《蓄冷空调工程实用新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