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EPS板外墙保温施工中新技术的应
建筑设备工程综合设计
浅谈建筑幕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隐框幕墙玻璃的安全性探讨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在我国进行
防水工程施工验收要点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方法及
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
浅谈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在高层
浅谈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在建
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
顶水上行灌浆技术在长潭河工程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防水机理及
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高寒地
浅析建筑节能与光环境设计理念
浅析小高层建筑结构型式
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的方法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与设备调配
数控设备的管理使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建设监理 >> 正文
深基坑开挖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5 23:17:44
预留土设计,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一般高度≤3.0M,坡度≤2.超过上述值应分台阶留置工坡台阶宽度≥3.0M;

  (6)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超载,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及停靠地点;

  (7)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堆土或留作回填土用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及堆土高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8)基坑挖至土面后,应对坑底找平,如有小部份超挖,应用素填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并整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密实度;

  (9)基坑开挖至设计挖土面后,应及时施工排水沟和集水井及垫层,控制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

  5、监测:

  在基坑降水挖土阶段,对支撑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严密监测。发生事故险情及时处理。

  二、风险分析: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在下空间要求的不断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对地基土认识不足,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使得深基坑开挖风险相当大。深基坑开挖施工与前后施工环节搭接密切,前期围护结构没有保证质量或后期底板没有及时施工,都可能引起工程事故。除此之外,深基坑开挖工程本身也要求施工队伍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否则围护结构变形,导致周围管线、道路、建筑破坏,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难以估计。降水工程使用不当,将使周围地基土发生不可恢复的差异沉降。深基坑开挖受天气影响也是造成风险系数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将直接引起基坑积水无法施工,或挖方、堆土边坡失稳造成工程事故。

  地下水降深或降低太慢原因分析:

  1、施工组织设计不周全,或施工时没完全按照施组及有关规范执行;

  2、安装管线前缺乏必要清洗;

  3、试抽、洗井工作不到位,造成井淤塞;

  4、使用真空泵的井,粘土封口有欠缺。

  围护结构变形太大原因分析:

  1、挖土阶段,施工管理混乱,没有落实好施组中合理开挖流程;

  2、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太长;

  3、围护结构四周堆载超过设计要求。

  周围管线建筑变形过大原因分析:

  1、围护结构本身设计、施工出现问题,围护结构本身变形引起周围环境变形;

  2、因基坑内降水引起周围环境水位下降;

  3、监测频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周围环境变化趋势。

  三、控制点:

  项 目 要 点

  1 .防止地下水降深不足或降低太慢 a、详细复查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地下情况复杂性,保证降水方案合理;

  b、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规定执行,避免出现死井;

  c、管线安装臆必须要清洗

  d、灌填砂填料后,及时按规定试抽,洗井

  e、井点孔口到地面上定深度应用粘土填塞封孔,防止漏气和地面水下渗

  2 控制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 a、抽出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如水质浑浊,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泥砂流失

  b、适当放缓降水坡度,减少不均匀沉降

  c、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加载

  d、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减少降水时间

  e、对沉降要求较高区域采用隔水墙或回灌技术

  3 防止围护结构发生过大变形 a、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的原则

  b、挖土至设计挖土面后及时进行排水措施,垫层, 支撑施工控制无撑暴露时间72小时以内

  c、发现围护结构有质量问题及时并派充足施工力量进行修补,以免影响支撑施工,增加暴露时间

  d、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土体超载不超设计要求

  4 控制挖土对周围环境影响 a、加强各施工环节管理,尽量减少围护结构变形

  b、挖土阶段对周围有保护要求的对象进行严密监测

  c、有充足的事故应急能力(措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

  四、预检项目:

  项 目 检 查 要 点

  1 施工方案 a、人员、机械配备情况

  b、挖土方案

  c、降排水方案

  d、监测及事故应急方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