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建筑水体景观设计发展前景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9 11:00:21

  无论景观设计学说怎么发展,它的一些根本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热爱土地与自然的伦理、人文的关怀和对待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到现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延续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美。

  水体景观是现代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对于整体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水景作了简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水景设计中,结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提出后了今后建筑水体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一、建筑景观设计学

  建筑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使建筑物在满足最基本功能时更加使人赏心悦目,目的是使建筑物更能适于人类的居住、办公、观光等等,在人们日益提高生活品质及美学意义的今天迅速发展。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仍然是景观设计重要的表现手法,与水体相关的设计手法在设计中被乐此不疲地使用着:喷泉、早喷、人工溪流与湖泊、跌水等等。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小范围的的气候状况,调节温度、湿度等;同时又可以活跃空间氛围,增添空间情趣。建筑水体景分为建筑外环境水景设计和室内水景设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质之一。水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引进水体,无论何种形式,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制冷的效果。作为建筑外环境的基面之一,水面能有效分隔空间,是建筑外环境和室内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建筑水体景观在建筑外环境运用中的重要性建筑外环境中的水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静水、流水、落水、喷泉。静水的设计是关于水体、周围环境和水体池岸三者的设计。由于静水水面较大,水面平衡容易形成倒影,因此其位置、大小、形状的设计与主要倒影的物体关系密切。如泰姬陵前一大片水池,将泰姬陵的形象作了一个翻版。游客驻足池前,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建筑和一个虚幻的丽影,情景交融,水为建筑添色,建筑为水增光。流水主要指自然溪流、河水和人工水渠、水道等。流水是一种以动态水流为观赏对象的水景,除了控制水量、水深、水宽的大小来设计流水的效果外,还可以通过水渠的形状和在水渠中设置主景石来引起景致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喷泉设计成让人亲近,甚至可以参与其中。比如,有些城市广场中设置的旱喷喷泉,间歇性喷发,增加亲水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这种与人共乐的形式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有些喷泉在原来的水池喷泉上进行改良,变成喊泉或舞泉,也让人们欣赏起来更有趣味。

  1.2建筑水体景观在建筑室内环境运用中的重要性水体在室内空间中具有增强室内意境的作用。静水给人以平和宁静之感,蜿蜒的小溪气氛欢快,千姿百态的喷泉造型有强烈的感染力。水体具有扩大空间、分隔空间、美化空间的作用。静止的水面通过反映周围的景物,既扩大了空间又使空间增加了层次。室内水渠、小溪、喷泉为分隔空间起到一定的作用。水体的动态以及它的造型和室内静态空间的硬性线条的对比给室内环境增加了活力和美感,尤其是现代水体与灯光、音响、雕塑相结合。音乐喷泉、彩光水池为室内环境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同样,水体、山石、绿化及其它小品常常构成有机的整体,在室内环境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景观。室内水景设计时要注意主景和背景,主景是特别能引人注目的景点,一般放在室内最显眼的位置,往往也比较大,色彩丰富,较多的设计为瀑布、喷泉等,因为其形态自然多变,柔和多姿,富有动感,最能吸引眼球。背景是为了衬托主景,一般是在主景背后,使主景内容能丰富,最常见的是一副风景画。

  二、建筑水体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2.1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曾参加国家大剧院竞标的意大利设计师VittorioGiegotti说:“中国现在是一个急于摆脱过去,不愿意提起过去的时代。他们急于要让世界和国人看到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可见建造者因为过于重视建筑的表象作用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对于当代建筑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吁。

  中国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经过不断的实践之后,特别是在设计观念上,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渐变、意境等人文文性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现代意义下的转换,可以理解为:①整合-即现代景观设计上,空间形态的有机的连接方式;②渐变-即设计对象-景与物之间的人文顺序关系;③意境-即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形态-媒介携带的内在精神性。风水作为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协调关系的传统学问,在当代被很多人看作迷信和糟粕,因而长期未受重视。然而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了解,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农业时代的造园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